超声药物透入在肿瘤科的临床应用


分类:

发布时间:

2021-09-17

一、超声复合电导靶向透药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1、强力透皮给药

是通过特定的物理学方法和手段,使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内病变组织和器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局部浓集和侵润,并促使药物自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直接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近来研究较多的方法有:激光微孔技术、电致孔技术、超声空化透药技术和现代离子导入技术。其中超声透入技术及电致孔技术是进入临床应用多年的成熟技术。

2、作用机制

(1)人工生物通道的建立:电致孔技术:采用一种特定的瞬时电脉冲,改变组织膜和细胞膜脂质颗粒的排列,使其有序化,形成药物通透的水性孔道。集密的孔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药物进入体内的高通透区。超声空化技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使皮肤细胞膜、组织膜形成和扩大已形成的生物孔道,最大孔径可达到25微米,孔道可维持时间长达数小时时间。

(2)强力定向驱动:超声波对流转运作用与辐射压作用:使药物粒子和分子获得定向转运的动能。

(3)病变组织的药物浸润:促使药物自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

3、作用特点

(1)可使药物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深度的靶组织中形成有效浓集和浸润,提高药物对靶组织的作用。离体和在体实验均表明:药物局部组织浓度比口服和注射给药高几十倍至数百倍,从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并且使疗效大大提高。

(2)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达到24小时以上。使疗效的维持时间大大延长。

(3)促使药物分子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使一些细胞内作用的药物疗效大大提高,如大多数激素和部分抗生素等。

(4)除常规小分子药物外,物理协同作用还适合大分子生物制剂,中药有效成分的靶向给药。

(5)代谢入血的药物浓度很低并被迅速的排泄,既无胃肠道对药物的破坏和肝脏的首过效应,也无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因此,避免全身毒副作用和个体差异,可连续性用药。

4、发展趋势和现状

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超声用于透入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基因药物的局部表达、激素、免疫药物、各种生物因子、蛇毒酶等;中药的有效成分透皮给药由日本和中国的学者进行研究如丹参、红花、大黄等成分的透皮临床研究。超声透入各类局部镇痛药、抗炎药和胰岛素等已被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应用。目前国内的研究方面逐渐被重视,每年相关研究论文成倍增长。超声透药设备进入临床应用几年来,在肿瘤局域性化疗、疼痛治疗、骨科疾病、风湿病、儿科疾病、感染性疾病、妇产科、外科等数十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治疗效果,随着中医现代化的普及,具有显著中医特色的超声复合导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简介

由郑州爱博尔医疗设备研发的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超声空化技术和中频电致孔技术有机结合,相互协同和作用叠加,使药物透入量大大增加,可提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中医复合超声透药设备。                      

1、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的产品特点:

(1)根据终端客户的不同具有四种不同的机型设置,输出通道分别有2-6个,可分别满足4-12个穴位或部位同时治疗。

(2)中医子午流注、分证型、补泻快捷功能的设置。

(3)超声、脉冲单独和复合应用设置。

(4)治疗深度、治疗时间可单独设置。

2、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的临床应用特点:

(1)超声波和中频电的单独治疗及复合治疗。

(2)便捷综合治疗、中医快捷治疗及中医分证型治疗。

(3)同步、异步设置适应于不同疾病的同时治疗。

3、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的独特优势:

(1)唯一将中医治法与超声治疗相结合。

(2)治疗深度可以调节。

(3)治疗头变频控温。

(4)含有耦合剂的超声治疗固定贴。

4、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改设备体现了中医特色,各项特定参数的设置保证了治疗效果。

(2)注册证的适应范围广,避免了医保部门的检查。

(3)设备名称即使收费标准名称,有较高的医保收费项目。

(4)在控制药占比的情况下,增加了科室纯收入。

总之,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通过智能化控制超声强度(SP)、电致孔强度(EP)、电导强度(IP)和输出频率(Hz)及时间(T),深度(H)和范围为实现超声复合精准靶向透药技术奠定了基础。

三、电离子导药、超声透药、超声复合透药的区别

 

电离子导药

超声透药

超声复合透药

1

通过同种电性相斥将药物离子导入组织内

通过提高组织细胞膜通透性使药物微粒透入组织内

通过提高组织细胞膜通透性使药物微粒透入组织内

2

药物在溶液中必须能溶解和电离

不限于能电离和溶解的药物,药源广

药源范围广

3

要求药物性质稳定,不易被电解产物破坏

超声不会破坏药物

不破坏药物成分

4

治疗时药物需配制成溶液

药物可配制成水剂、乳剂和油剂

适应于各种液体制剂

5

治疗时分正负极导入

不分极性

不分极性

6

患者有感觉,对皮肤有刺激,易灼伤

对皮肤无刺激,患者没感觉,易造成没治疗的错觉

既有超声透药的功效,又有中频脉冲的刺激感觉

7

药物通过汗腺或毛孔进入细胞间隙

药物可透入细胞内

药物可以通过皮肤的汗腺、毛孔进入体内,也可直接进入组织细胞内

8

只有直流电和具有半波的中、低频电流可以导药

只有超声的机械震荡、热合功能以及空化功能实现透药作用

超声透药功能和中、低频的电致孔协同完成药物透药

9

只适应于完整的皮肤

除皮肤外,也可进行粘膜透药

除皮肤外,也可进行粘膜透药

10

没有中医分证型治疗作用

没有中医分证型治疗作用

同时具有中医分证型治疗功能

不同部位的皮肤通透性依次排列为:颈部-耳后-腋窝-头皮-前臂内侧-腹部-背部-大腿内侧-前胸-四肢-手心-足底。

四、肿瘤科临床应用

1、超声复合靶向透入抗肿瘤药物:

适应于局限性肿瘤需要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治疗,优势在于通过皮肤或经络将治疗药物透入到病变局部,使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达到治疗值,保证了药物的治疗效果,避免了口服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影响疗效,同时也避免口服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利用设备的子午流注功能更能提高药物的利用效果。

2、超声复合靶向透入大分子中草药复合制剂:

众多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草药不论是治疗肿瘤原发疾病还是治疗并发症都有西药不可比拟的治疗效果,但是中草药因分子较大,大多是口服的较多,采用离子导药几乎没有效果,只有超声才可以透入人体,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和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均可将中草透入人体。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和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独有的子午流注功能和中医分证型治疗功能在超声复合透入中药制剂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超声复合靶向透入治疗疼痛性药物:

   疼痛是肿瘤(癌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口服或肌肉注射止疼药物,存在着成瘾、耐药、影响肠胃功能等不良反应,超声复合透入止疼药物可以避免上述不良反应,开辟了第三方给药的途径。

4、超声复合靶向透入+中医分证型助于术后并发症及康复:

肿瘤患者的中后期,由于化疗、放疗等措施的应用,患者免疫力低下甚至出现恶病质,身体极度虚弱,这些病人大多属于中医上的肝肾亏虚、气血两亏等体质,在治疗原发证的同时,需要全身调理,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和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不但具有超声复合透皮给药的功能,还有独有的中医分证型治疗功能,尤其适应于肿瘤患者的并发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5、超声电导在肿瘤科常见操作举例:

(1)调节脾胃(如腹胀,纳差大,呕吐等)情况:应用胃复安,四磨汤;取穴:足三里或者天枢配子午流注选穴。设备处方选择“平补平泻”。

(2)补气扶正,升白细胞(白细胞减少):应用黄芪注射液;取穴:双足三里或者气海,关元穴。设备处方选择“补法”。

(3)腹水:应用中药方剂等,取穴:双水道或者水分、气海。设备处方选择“泻法”或“肝肾亏虚”。

(4)胸水:应用中药方剂等,取穴:左侧胸水(左侧大包、期门),右侧同前。设备处方选择“泻法”或“肝肾亏虚”。

(5)疼痛 :应用中药方剂或止疼剂等,取穴:阿是穴配子午流注选穴。设备处方选择“泻法”。

五、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超声透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药物透入皮肤直接到达局部病变组织发挥作用,进而被毛细血管吸收经循环代谢,整个体内过程不能形成血药浓度高峰,因此不能引起全身毒副作用,但由于局部皮肤药物浓度较高,超声波及电导能量作用,极少数患者出现皮肤刺激,这种情况更换治疗部位即可,严重的患者立即停止局部透药治疗即可,1-2天即可恢复。

六、应用情况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上市以来受到国内百余家医院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好评。如”超声电导结合中药镇痛方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等论文系统观察了超声药物透药治疗仪(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在治疗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该产品先后在北京安贞医院、东方医院、重庆市中医院、青海海南州人民医院肿瘤科等运用此项技术应用。

七、在肿瘤科应用的相关论文

 

超声电导结合中药镇痛方外用

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肖  俐,何秀兰,刘传波,胡凯文

 

关键词:超声电导;癌性疼痛;镇痛方

中图分类号:R730.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250(2013)02-0174-01

 

超声复合电导药物透射技术,是一种新型强力透皮给药技术,超声复合电导结合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有研究价值,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间,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患者90人,均为临床确诊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26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疼痛程度为重度疼痛的46人,中度疼痛37人,轻度疼痛7人。疼痛部位分布为腹部疼痛为27人,脊柱疼痛为21人,胸部疼痛为17人,肋骨疼痛为12人,四肢疼痛为11人,髂骨疼痛为2人。入选病例均为经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肿瘤者,且疼痛部位明确、病人表述清楚者。

以上病例共分为3组,治疗组30例超声复合电导结合中药镇痛方治疗,观察组30例使用中药镇痛膏局部外敷治疗,对照组30例布桂嗪100mg肌注治疗。分组根据随机配对原则,按照病人疼痛程度的不同,分别将轻、中、重度疼痛随机等分到各观察组,保证各组病人不同程度疼痛病例数均等。

2  方法

2.1  中药治疗方剂

采用我院著名中医专家王沛教授自拟中药镇痛方治疗:川乌10g,草乌10g,川椒10g,细辛6g,丁香10g,延胡索10g,没药15g,干蟾皮15g,桂枝15g,全蝎10g,蜈蚣2条。上方打粉后备用。

2.2   治疗方法

接受治疗的病人近期未进行放化疗治疗,治疗前4h未接受其他镇痛治疗,治疗组采用郑州爱博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出产的ABE-C4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在疼痛最明显的部位清洁皮肤后,将5g中药镇痛方药粉油调后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外盖以无纺纱布固定后用超声复合电导进行治疗,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7次为1个疗程,3d仍未出现疗效者停止治疗为无效。观察组采用中药镇痛方打粉后取5g药粉油调后直接外敷疼痛部位外盖以无纺纱布固定,每24h换1次,7d为1个疗程:3d仍未出现疗效或者疼痛加重者停止治疗为无效。对照组选用布桂嗪100mg肌注,至疼痛再发时用,治疗过程中疼痛加重者停止布桂嗪治疗为无效。所有病例均需要填写疼痛观察表,记录用药前后的疼痛性质、部位、强度、持续时间,观察结束后将表格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

2.3  疼痛分级

疼痛治疗疗效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疼痛疗效标准并结合VAS法双重判定。VAS疼痛评分0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2.4  疗效标准

治愈(CR):治疗后完全无痛,VAS法疼痛减少8分以上;显著疗效(PR):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影响,能正常生活,VAS法疼痛减少5~7分;轻微疗效(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睡眠仍受影响,VAS法疼痛减少3~4分;无效(NP):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VAS法疼痛减少在2分以下。

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软件统计,入组病例疼痛缓解程度、治疗起效时间、治疗持续时间等计数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x°检验方法。

结果

3.1  总疗效

治疗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总疗效。

表1显示,在3组数据中,治疗组治愈(CR)3例,显著疗效(PR)10例,总有效率为83.3%,为3组中最高;对照组总有效率最低,但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组总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CR

PR

MR

NR

总有效率(%)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治疗组

30

3

10

10

33.3

12

40

5

16.7

83.3

观察组

30

1

3.3

4

13.3

17

56.7

8

26.7

73.3

对照组

30

2

6.7

4

13.3

13

43.3

11

36.7

6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

表2    3组平均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平均起效时间

平均持续时间

治疗组

30

73.6±78.4

280±296.3

观察组

30

106.3±92.3

228±268.9

对照组

30

101.3±91.9

136±165.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3组数据中,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为73.6±78.4min,为3组中起效时间最短,但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疗效持续时间上,治疗组为280±296.3min,为3组中持续时间最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对于不同疼痛程度的疗效

表3    3组不同疼痛程度疗效(n,%)

组别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有效率(%)

例数

有效率(%)

例数

有效率(%)

治疗组

2

100

12

92

16

75

观察组

3

33

12

66

15

80

对照组

2

100

13

84

15

66

表3显示,3组数据中,治疗组中度、重度疼痛有效率稍高。

 

3.4   2组不同部位疼痛疗效

表4    2组不同部位疼痛疗效(n,%)

组别

腹部疼痛

脊柱疼痛

胸部疼痛

其他

例数

有效率(%)

例数

有效率(%)

例数

有效率(%)

例数

有效率(%)

治疗组

11

80

9

87

5

100

5

80

观察组

8

62.5

6

100

6

100

10

60

表4显示,超声电导+外敷组有提高腹部疼痛治疗的有效率趋势。

 

3.5  毒副反应

实验期间,治疗组30例未见出现皮疹、过敏等不良反应。使用本药过程中未见成瘾性、恶心呕吐、多汗、嗜睡等副作用,自身前后对比,用药2周后未见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等异常。

4  讨论

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镇痛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我院著名肿瘤专家王沛教授对于癌性疼痛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提出了中医论治癌性疼痛八法,即散寒止痛、活血止痛、行气止痛、化痰之痛、固涩止痛、清热止痛、安神止痛,补虚止痛,并提出癌性疼痛的外用治疗三大法则,即温通、行气、活血化瘀。选药重在“攻”,兼以“补益”,注重以温通为主,选用川草乌、川椒、细辛等药性峻猛、辛温走窜之品,以温通止痛、气血兼调。癌痛产生的病机关键在于气血运行失调,故选用元胡、丁香以调气,全蝎、蜈蚣以活血,使局部气血通畅,疼痛自消,以此基础自拟镇痛膏治疗癌性疼痛取得满意疗效。

超声复合电导药物透射技术是一种新型强力透皮给药技术,它是通过电致孔技术和超声空化技术以及角质层预处理技术,建立药物透入的人工通道,达到克服皮肤屏障、细胞膜和组织膜,使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内病变组织和器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局部浓集和浸润,并促使药物自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直接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这种新型且高效外治途径的出现,有使外用中药准确而高效地发挥作用。

试验显示,用超声复合电导药物透射技术配合中药外治方法,总有效率、显效率、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均较单纯使用中药外治或西药治疗为优,尤其是在治疗中重度疼痛时从疗效及镇痛持续时间上与西药布桂嗪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作为中药外治癌性疼痛给药方法的创新,超声复合电导药物透射技术已体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比单纯的中药外敷治疗有提高疗效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开展对中药外用新技术的研发,提高镇痛效果,从而使癌性疼痛中药外治技术在临床得以推广。

参考文献(略)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梁涛,印义琼,刘春娟,钟静,覃清梅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结合超声电导透皮给药(ABE-CT1型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电导药物选择中药大承气汤。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可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关键词】直肠癌;超声电导;大承气汤;肠道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2.05.022文章编号:1006-7256(2012)05-0043-02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研究显示,近五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发病人数的30%[1]。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创伤大,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盆腔内神经损伤,使其胃肠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影响术后恢复甚至导致术后腹胀、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2]。目前,中药局部外用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形式,在增强药物传递及治疗效果方面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临床应用。

2018年11月~2020年7月,我们对80例直肠癌患者使用大承气汤进行治疗,方式为超声电导透皮给药,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有原发性直肠癌术后患者160例,男91例,女69例;年龄26~84岁,平均57.49岁。BMI为17~32,平均23.07。超声电导组使用(7.03±8.56)次。纳入标准:术后经病理明确诊断为直肠癌患者、根治性切除并行保肛手术者、入院前均未进行放化疗者、术后未接受放化疗者。排除标准:术前诊断有肝脏、心脏、肺脏、肠梗阻等病变者、拒绝纳入研究者、未达研究终点自行退出者、研究期间接受其他治疗方案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57.55±13.27)岁;BMI为(22.89±2.98)。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57.42±11.74)岁;BMI为(23.25±3.0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数据均由同一研究组统一采集,并将信息归档、整理、分析,研究终点为痊愈。

1.2方法

①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

②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结合超声电导透皮给药(ABE-CT1型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电导药物选择中药大承气汤,主要成分为大黄、芒硝、川朴、枳实、炒莱菔子。具体操作方法:患者术后取平卧位,将中药浸入棉片置于降结肠腹部体表部位,利用超声药物导入仪进行药物导入,术后第2天开始治疗,每次30min,2次/d,治疗结束后中药贴片保留30min,总治疗时间依病情变化而定。

1.3观察指标

每天分早、中、晚3个阶段记录每例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观察术后不适症状、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直肠癌患者术后由于麻醉、手术创伤、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出血等因素的影响,使胃肠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导致胃肠蠕动减弱和消失,出现腹胀、肠鸣音消失等症状,并可能进一步造成机体内环境紊乱及诱发各种并发症,如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等。本研究采用的中药大承气汤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容积、改善肠道血液循环、降低肠道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3]。超声电导经皮给药技术是近年来国外出现的一种促进药物渗透的新方法,它是通过电致孔、超声空化、现代离子导入技术的综合应用起到协同叠加强力除渗的作用,它可使中药大分子胶体颗粒透过完整皮肤进入组织,在深部组织和脏器形成的药物浓度比口服和注射给药的浓度高[4]。在治疗过程中需随时观察患者的贴敷部位,若有烧灼感等,要随时调节治疗参数,以免灼伤患者。

参考文献(略)

 

天枢穴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林婉冰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穴位超声电导透皮给药,电导药物选择中药大承气汤。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超声复合电导透皮给药可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胃肠蠕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大承气汤;天枢穴,

腹部手术后由于疾病本身、麻醉、手术创伤及术后机体对消化系统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改变的不适应,导致胃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胃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致使胃肠道积气、积液、扩张。腹部手术后如何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促进排气,消除腹胀,减少手术并发症,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目前,中药局部外用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形式,在增强药物传递及治疗效果方面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临床应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笔者对80例腹部手术患者使用大承气汤进行治疗,采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腹部手术后160例患者,随机分成穴位超声复合电导透皮给药治疗组及常规对照组。对照组80例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3~87岁,平均51.2岁;胃癌根治术2例,胃大部切除术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6例,阑尾切除术44例,右肝癌切除术+肝门淋巴结摘除术1例,肠粘连松解术4例,外伤性小肠破裂肠修补术5例,胆囊切除术17例,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10例,脾切除术5例。治疗组80例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23~90岁,平均54.3岁;胃癌根治术3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9例,阑尾切除术43例,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12例,肠粘连松解术2例,胃结石取出术1例,大网膜囊肿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术2例,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2例,脾切除术1例,胰体尾切除术1例,肝破裂修补术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穴位超声电导透皮给药(郑州爱博尔生产的ABE-CT4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电导药物选择中药大承气汤,主要成分为大黄、芒硝、川厚朴、枳实、炒莱菔子制成凝胶贴片。具有操作方法:患者术后取平卧位,将中药贴片置于天枢穴,利用超声药物导入仪进行药物导入,术后第2天开始治疗,每次30分钟,2次/d,治疗结束后中药贴片保留30分钟,总治疗时间依病情变化而定,直至患者肛门排气。超声治疗剂量为2W/cm2,低强度(≤2.5W/cm2)的低频超声用于促进局部透皮药物吸收是安全的[3].

2.2观察指标 每4小时监测1次患者肠鸣音恢复情况和肛门是否排气并记录,并听诊患者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腹部,每区每次分别听诊1分钟,直至在2个区听诊发现肠鸣音≥4次/分钟,则为肠鸣音恢复时间。患者主诉肛门最早排气的时间为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前后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主要症状。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

4讨论

腹部手术后缩短第一次排气时间,尽早恢复正常的进食功能,是患者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若不采用任何方法促进排气,肛门排气时间常需72小时[4]。所以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是较为棘手的问题。

超声复合导入的作用机制是首先通过角质层处理、电致孔、超声空化共同作用使组织膜、细胞膜的脂质结构由无序化变为有序化,产生暂时的可逆性的生物孔道;然后通过超声波的辐射压及对流转运作用进行离子导入,使药物分子或离子通过生物孔道到达病变部位而发挥作用。它具有以下优势:直接将药物送达病变组织,实现了靶位精确给药;能实现药物在病变组织中均一高浓度分配,提高了生物利用度;药物不通过血液循环,可减少对正常组织和肝肾的损害;药物直接作用病变组织,用量可减少为传统给药方式的1/5~1/3。复方大承气汤可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肠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及基因表达,增强胃肠道运动,增加肠血流量,降低血管通透性,并具有抑菌抗感染、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保护胃肠黏膜等作用[5]。中药贴敷法是中国传统医学处治法之一。选穴位亦是关键,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脐旁两寸,恰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人的气机上下沟通,升降沉浮,均过于天枢穴,可因手术切口部位不同而就近选两穴,以不妨碍切口愈合为原则。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符合中医气机不畅的特点,“六腑以通为用”,“通”则胃肠功能恢复,腹痛腹胀症状消失。腹部手术后患者多属于气血亏虚状态,采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的分证型透药,使治疗效果起到叠加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腹部术后患者经穴位超声药物导入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提前,纳差、恶心呕吐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减轻。提示超声中药导入治疗能较好的改善经剖腹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确实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略)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毕 胜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复合电导给药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结肠癌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90例;2016年8月1日—2017年9月23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复合电导给药治疗,每组患者各45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结肠癌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结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采用超声复合电导给药,能够促进患者肠功能尽快恢复,值得研究。【关键词】超声复合电导透皮;结肠癌;术后肠功能恢【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8)03-0131-02

结肠癌为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属于恶性肿瘤类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饮食的不规律,从而导致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1]。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2]。因此,本文对2016—2017年收取的结肠癌患者进行客观的研究,并选择一项合理的治疗方法,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结肠癌患者,收取例数(90)收取时间为2016年8月1日—2017年9月23日期间,90例患者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对照组这两组,每组分别45例。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均符合我国结肠癌的诊断标准。(2)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术前及术后均未实施化疗。(4)无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者。⑤临床资料完整且依从性较高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精神疾病者。(2)伴有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者。(3)不同意本次试验者。(4)临床症状不符合我国结肠癌的诊断标准。观察组患者年龄在(46.52±1.23)岁,年龄范围上限值:80岁,下限值27岁;男女性比例各占29/1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6.52±1.23)岁,年龄范围上限值:80岁,下限值28岁;男女性比例各占28/17例。将两组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临床资料)实施对比,对比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未发生明显差异,可实施对比,采用P大于0.05表示。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结肠癌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内容包括术后早期床上活动、抗炎治疗、补液等。观察组-结肠癌患者采取超声复合电导透皮给药治疗,具体措施——选择超声复合电导治疗仪为本次观察的仪器(型号为ABE-C2),超声复合电导药物为中药大承气汤,药方组成:川朴、炒莱菔子、芒硝、大黄、枳实。操作方法:将超声复合电导仪的参数设置完毕后,叮嘱患者取平卧位,在治疗仪超声治疗头内将胃肠宁置入无纺棉贴片,并将治疗头固定于患者降结肠腹部位置,待固定完成后与电源进行连接,并开启治疗仪,后经超声波的微震荡促进药物能够尽快渗入皮肤组织中[3]。术后第一天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半小时,将治疗头取下后再将药物保留10至20分钟,每日2次。共治疗3~4天。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结肠癌患者临床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析两组结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肠梗阻、腹痛伴腹胀)。

1.3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选用SPSS20.0软件作为评价本次研究结果的方法,对其进行核对与分析后,对计数资料采用“%”来表示两组结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值表示两组结肠癌患者(临床指标),本院研究的两组结肠癌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则采用P<0.05来表示。

2 结果

2.1将两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

观察组结肠癌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12.36±1.23)h;排气时间(68.25±1.03)h;排便时间(89.32±1.65)h;住院时间(7.25±1.03)d,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17.89±1.32)h;排气时间(77.59±1.64)h;排便时间(106.58±1.74)h;住院时间(9.66±1.57)d,P值<0.05。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结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

3 讨论

结肠癌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4]。常规治疗为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手段,但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因此不被临床应用。研究认为,采用超声复合电导透皮给药能够获得可观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超声复合电导透皮给药为临床上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能够促进药物更快的吸收,是一种将超声空化、现代离子导入技术及电致孔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它能够将中药中大分子药物通过完整的皮肤进入组织内,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5]。此外,该技术还具有较多优势,如改善肠管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容积,同时还具有降低肠道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结肠癌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12.36±1.23)h;排气时间(68.25±1.03)h;排便时间(89.32±1.65)h;住院时间(7.25±1.03)d,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结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综上所述,将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应用于结肠癌患者中,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尽快愈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